在数字化浪潮与传统文化碰撞交融的当下,衡水学院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依托抖音平台,成功举办了一场极具特色的文创产品直播售卖活动。帆布包上灵动的水墨山水、牛皮纸袋上遒劲的书法短句、漆扇面中古典雅致的诗词配图、书签上精巧的手绘纹样……这些由学生亲手创作设计的文创产品,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底蕴,更成为学生们探索实践与文化传播的全新载体。这场直播不仅收获了亮眼的销售成绩,更让参与者在实践中实现了自我突破,彰显出深远的教育与文化意义。

实践赋能,多维成长:学生收获的“破界”之旅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此次直播是一场全方位的能力淬炼。在产品设计环节,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的中国文学、传统艺术等知识转化为创意灵感,通过反复打磨图案与文案,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学生杨紫惠感慨道:“在设计漆扇上的诗词配图时,我不仅要深入理解诗词意境,还要思考如何用绘画语言将其具象化,这个过程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直播过程中,学生们化身为“文化主播”,需要在镜头前自信流畅地介绍产品、解答疑问,这极大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与临场应变能力。学生王悦表示:“从一开始面对镜头的紧张局促,到后来能自如地与观众互动,这次直播让我突破了表达障碍,也让我意识到,生动有趣的讲述是文化传播的关键。”此外,团队协作贯穿直播筹备与执行全程,从分工设计、直播运营到售后沟通,学生们学会了统筹协调、发挥各自专长,培养了极强的团队凝聚力与责任感。

文化为核,价值彰显:直播活动的深远意义
此次直播活动以文创产品为媒介,构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桥梁。文创产品上的书画元素将诗词歌赋、山水意境等文化符号融入日常生活用品,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更贴近大众的方式走进人们视野。直播过程中,学生们结合产品解读文化典故,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实现了“以物载道”的文化传播效果,有力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从专业教育角度看,活动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辟了实践育人新路径。传统教学中,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多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此次直播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输出场景中锻炼技能,深刻体会到跨文化传播的挑战与魅力,有效提升了专业素养与职业竞争力。正如该专业负责人所言:“学生们通过直播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过程,正是未来他们作为汉语教师的预演,这对其职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此次直播活动更是专创融合的生动实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以文创产品为纽带,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在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学生们运用专业所学的文化知识进行创作,赋予产品文化内涵;而直播售卖环节则锻炼了学生们的创新创业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市场需求,掌握营销技巧。这种专创融合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边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也为学生未来投身文化创意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场充满创意与温度的直播,不仅是一场文创产品的售卖活动,更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成长见证与文化使命担当。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前行,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