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新

衡水学院特色课程:跨文化商务交际

作者: 时间:2019-05-25 点击数: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杨婧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本科

学 位

硕士

职 称

副教授

职 务

教务办主任

电 话

课程类别

□地方特色课程 √学校品牌课程 □个性类课程

1-2

教学

情况

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 跨文化商务交际 专业方向课

2、 跨文化交际 专业必修课

3、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专业必修课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近三年来,共承担专业实习指导10人次,指导毕业论文19人次,专业作品25人次。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 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之案例教学模式探究,衡水学院教改课题, 2012.5-2014.7

2、 区域经济下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衡水市社科联,2012.12-2013.8

3、 论本土文化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体现,衡水市社科联,2010.5-2010.12

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评教模式及指标体系创新研究,衡水学院教改课题,2016.5,在研

5、 基于ESP理论的普通高校新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研究,河北省教育厅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019.5-2010.5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

1、 ESP需求理论在普通高校新建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中的运用》,《沙洋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6

2、 论本土文化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体现》,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6

3、 《基于ESP理论的普通高校新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研究》,《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6

 

1-2

教学

情况

4、 ESP视域下旅游英语教学改革实验方略研究》,《读与写》,2011.3

5、 区域经济下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研究----以衡水市为例》,《考试周刊》2013年第20

6、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途径》,《青春岁月》,2013.8

7、 On   Application of Case Study Approach, 会议文章(ISTP索引收录),2013.9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 第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河北赛区三等奖,2012.5

2、 衡水学院首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衡水学院,第一,2012.6

3、 衡水学院2012-2013年度教学业绩考核优秀,2013.10

4、 衡水学院2014-2015年度教学业绩考核优秀,2015.7

5、 衡水学院2014年度优秀教师,2014.9

河北省高校第二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优秀奖,排名第二,2015.12

1-3

学术

研究

近三年来承担的相关的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近三年来承担的相关的研究课题:

1、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5.5-2016.5,主持

2、 河北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外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河北省教育厅,2016.5在研,主持

3、 项目管理视域下高校口译教学团队的构建与运行,河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 2013.5-2014.7,第三主研人

4、 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衡水为例,衡水市社科联,2016.5-2017.1

5、 地方高校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互动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衡水市社科联,2017.3在研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A   Study on Empathy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Research, ISTP检索文章,2015,第一作者

2、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抵挡高校转型发展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西部皮革,省级刊物,2016.3,第一作者

3、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地方高校转型路径分析,鸭绿江,省级刊物,2016.6,第一作者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衡水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衡水市社科联,第一,2010.12

 

2. 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

构成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学位

职称

承担的教学工作

杨金梅

研究生/硕士

副教授

教学

侯彦霞

本科/硕士

副教授

资料库建设

2-2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等基本情况。

教学队伍由三名副教授组成,均为35岁以上青年教师,知识结构能够涵盖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中核心及先行、后续课程: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阅读、商务礼仪、跨文化交际、商务沟通等。师资配置较为合理。

课程组内的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水平与效果,本团队的教师在参加院级及省级教学大赛时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均为双师型教师,持有国际导游证书、笔译证书、跨境电子商务师等证书,且有外贸行业从业经历,具有良好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三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近年来,课程组团队成员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交际能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目前团队成员共主持各类教改项目十余项,教改论文20余篇,其中课程负责人围绕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撰写省级及以上教改级学术论文4篇,各级各类课题2项;同时,依托课堂这个理论教学平台,依托商务英语工作室、语言服务工作室和专业实习三个实践平台,利用学生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实践之机检验教育教学成果,寻找现有教学方法的不足,以进一步促进教学发展。通过合作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我院学生在进行翻译或外贸活动时均有良好表现。

 

 

 

 


3.课程描述

3-1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于第五学期面向本科商务方向学生开设的专业知识课程。本课程是英语专业课程平台上专业方向课程限选模块中商务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语言与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等专业任选课程关系密切,互为补充,为其它专业基础课程提供跨文化交际常识。依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是一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同时也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素质培养课。

3-2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本课程通过传授国际商务环境中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礼仪、价值观、技能和交流方式,讲授跨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理解文化与国际交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言语交际及非言语交际;文化价值观比较;文化休克形成、阶段、症状及如何克制与减缓;商务礼仪及社会习俗;跨文化商务谈判及跨文化管理。

 

 

 

 

 

3-3 教学效果(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和社会反映情况)

2014-2015-2:学生评教结果优秀率100%

2015-2016-2:学生评教结果优秀率100%

社会反映:

《跨文化商务交际》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商务交流的日趋频繁而逐步发展和迅速壮大起来的。中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不断增强,对于从事跨国商务活动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培养和提高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成为当前英语教学尤其是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衡水学院办学定位的明确,我们更加关注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外国语学院毕业生的走向和企业对实习生的反馈来看,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认可我院学生的综合能力,向我院的英语专业学生伸出橄榄枝。

 

 

 

 

 

 


4. 自我评价

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或通过建设拟达到的课程特色(不超过三项)

跨文化商务交际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于一体,有效地把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如下:

1、 采用交互式协作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改变传统教学和学习活动两条腿走路的形式,在教学的同时,将学习活动融入进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推进“三步式”课程学习模式,促持续学习发生。“三步式”课程学习模式即“交互教学→学习活动→拓展阅读”,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学习活动,如,自测练习、案例分析、主题辩论、小组活动等,通过全方位学习设计,做到学与练有机结合。同时给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影视作品等作为拓展阅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扩大知识面和视野。

3、 “走出去,请进来”,加强跨文化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例如(1文化沙龙:充分利用本校的人力资源,定期邀请外籍专家、留学生和国内文化学者就中西文化现象和文化碰撞进行专题讲座,并与学生互动交流,从而充实学生的文化积淀。(2)社会调查:本课程会留一些社会调查的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访谈和问卷等方式调查各种人群的文化行为、文化认识、文化困惑、文化体会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度,从而促进课程学生对跨文化理论的理解和实践。

 

 

 

 

 

 

 

 

 

 

 

 

 

 

 

 

 

 

 

 

 

 

4-2 课程建设目标、建设方案、课程资源建设计划以及学校和院系鼓励措施与政策等。

课程建设目标:

本课程建设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教材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建设工作,构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理念先进、学生技能一流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三年期的建设,将《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建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形成以该课程为龙头,带动其他交际和文化类课程的建设。

建设方案

1、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跨文化交际学教学队伍

努力打造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高昂的教学热情、较高的教研和科研水平的一流跨文化交际学教学梯队。重视教师培养,鼓励教师争取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为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采取互相听课、举办公开教学观摩课、邀请重点大学及海外的一些大学的教授、博导来我院讲学;定期进行集体备课。

2、依据专业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聘请行业专家,指导课程建设,参与课程开发。一是做到课程部分内容(例如案例)的选取来自社会实际情况,做到教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脱节。二是根据教学需要,将课程内容分成多个模块,化解难点,循序渐进。做到模块间的独立性和关联性的有机统一。三是在模块内精心设计活动项目,以项目或项目群为载体,构建完整的教学内容布局。

3、实现科研成果与教学相长的一流教学研究水平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有关的教学改革和实验,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参加课程改革的研讨工作,实现成果与教学相长、科研与教学并进的一流教学研究水平。

4、加强服务能力的建设

充分发挥立足地方、服务经济的社会职能,以我院的“商务英语工作室”和“语言服务工作室”为试点,以专业实习为契机,积极为社会承担语言服务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和加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课程资源建设计划:

20175月—201812月,对本课程教学课件和教学案例进行修改和更新;

20191月—20206月,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修改和更新、进行试题库的建设;

20207月—202012月,对学习成果、科研成果和教研成果进行更新

院系鼓励措施与政策: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外国语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我院通过聘请外教、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进行文化类讲座,推荐学生外出进行翻译或其它外事志愿者服务、为学生专业实习联系外贸企业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我院着力打造的两个实践平台:商务英语工作室、语言服务工作室也为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教育培养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

 

 

网站负责人:李春燕    联系电话:0318-8887803 联系邮箱:waiyu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