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新

外国语学院课程改革与建设项目: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能

作者: 时间:2019-05-25 点击数:

一、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基本情况

姓   名

陈丽媛

性别

出生

年月


承担本课程

年限

5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现任职务


学历/学位

硕士研究生

联系电话


主要教

学工作

 

 

承担《语言学概论》《汉语语法学》《汉语词汇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能》《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为翻译专业讲授《汉语修辞与写作》课程。

近三年主要教研和科研情况

 

1、衡水市2016年度社科联课题京津冀视角下衡水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策略研究》,发表同名论文。

2、衡水市2017年度社科联课题《地域文化视域下衡水市特色小镇培育策略研究》,发表同名论文。

3、衡水学院2016年度教改课题《京津冀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发表同名论文。

3、衡水学院2018年度校级课题《文化强国战略下我院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策略》。

4、主持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文化强国战略下汉语国际推广与燕赵文化对外传播的协同创新》。

 

其他成员(限5人)

姓   名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称

学历/

学位

承担的教学任务

课改中的分工

季焕荣


副教授

本科/硕士

现代汉语

理论分析

温可佳


硕士/硕士研究生

汉语国际教育方法论

撰写教案

柳谦


副教授

硕士/硕士研究生

语言与文化

理论分析

赵丹


讲师

硕士/硕士研究生

二语习得

项目实施

边昱竹


硕士/硕士研究生

汉语语义学

项目实施














二、课程论证

1、本项目及国内外同类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限500字)

各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过程是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成为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之前研究中,针对理论与实践、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能》课程也尝试采用混合式教学法,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探索,旨在发挥MOOC线上学习优势,创新教学模式。就该课程的实践性知识和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仍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资源种类和数量有限,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课堂知识有效转化率低;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理念较陈旧,难以适应学生多元化汉语教学就业方向的需求。针对此问题,也通过进一步文献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地方型本科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普遍存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导致的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国际化与本土化脱节的问题,表现为课程体系层面,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过程培养、实践教学国际化意识不强;学生层面,大一、大二集中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学生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和行业要求不明确,理论与技能衔接的不协调,很难促进学生对语言本体和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2、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问题研究能力、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等)以及思想教育与价值观体现等(限300字)

地方院校转型时期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与其专业特性结合,还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1)正确理解汉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汉语教学观、教材观、教师观。增强学生从事教学的信心和兴趣,为今后能够从事多元化汉语教学打下基础。2)立足于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要突出专业的特点。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采用任务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做好教学过程设计,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3)将所学的基础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分析中去,并在具体的分析中进一步提高对汉语教学的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汉语教学资源的研发能力,满足汉语教师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要求,提升学生汉语实践教学的研究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汉语教学。

 

3、课程建设目标、内容及其研究意义(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设想)(限800字)

1)研究内容:

1)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建设:目前国内传统、普遍的课程教学体系主要采用北京语言大学的技能课程教学体系,按照综合课、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和写作课的模式进行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较适用于目的语环境下的成人汉语教学。而目前汉语教学的方向是多元化的,如本专业学生已从事过的汉语教学方向,包括海外汉语教学志愿者、泰国汉语教学实践实习、线上汉语教学、国际学校教师、汉语培训机构教师、教材研发等。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的脱节,导致课程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许多学生在泰国实践教学或线上汉语教学中不知道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针对多元化汉语教学的不同需求,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本项目在完善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尝试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实践项结合,以学生的多元就业方向为单元,采用案例教学+项目研究的课程模式,以学生实际工作或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学主题(甚至是一个实际的任务委托),在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经验,强调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行组织学习过程,学习多以小组进行,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指导者,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基于此进一步修改完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及实践内容、学习活动设计方法和学习效果评估方式的修订,为学生提供多线程的学习方式。

2)教学模式的革新:继续发挥MOOC线上学习优势,进一步优化、完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能》的教学模式。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进行课堂模拟教学任务的翻转。如在课下学生自己录制并上传视频,将该视频作为学生的微格教学最终成果进行展示并围绕该视频教师组织大家讨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查和更正,保证教学的质量。

3)汉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发展教学资源共享思维,建设本土化优质教学资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能》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之一,有很强的实践性。但限于地域,留学生资源相对匮乏,案例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开展不足。在课程建设中,通过对汉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充分引入其他高校大师名师的优质教学资源,结合补充本专业教师多年积累的优秀教学成果和本地化资源,制作出切合教学实际又便于学习的微课程,改善教学的实训条件,强化学生国际汉语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建设目标:

1)通过该课题,完善课程设计方案,形成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方案、教学评价方式等。

2)通过该课题,进一步构建适应本土化教学要求、具有校本特色的应用型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研究意义:

1)有利于因人施教,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提升实践教学国际化意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任务和行业要求,理论与技能进行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对语言本体和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2)有利于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在线多媒体学习资源,实现课堂外网络在线基础知识学习,课堂上互动强化学习相结合的启发式、任务式的教学。

3)促进专业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下,紧抓机遇,借力开放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探寻地方型本科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瓶颈的突破口,解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训类教学资源获取和教学技能操练中的“短板”,优化课程资源,提高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质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4、岗位/职业要求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如何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思路)(限400字)

要根据本课程岗位需求确定学生该“用什么”、教师该“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使教、学、做、用相统一。基于不同类型的汉语教学的职业要求与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对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研究,将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的有效对接,提升综合实训能力的培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课程建设思路,设计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教学,实现工作过程向教学过程转化。
 
 
 
 

 

 

 

5、本项目主要特色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限500字)

本课题的特色在于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将群体化教学与个性化需求进行融合,实现的行动导向为基础的启发式、任务式的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融合,让学生从基础开始边学边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国际汉语教学技能。实现具有校本特色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课程实施在理念、目标、组织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突破固有模式,使学生学习方式生发显著转变。探讨高校教师如何实施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具有科学及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探寻增强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现实途径;促进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建设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建,基于行动导向法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构建。

 

 

6、项目完成后的预期效果和具体成果(如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案、讲义、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限500字)

通过该课题,教学、科研互助,理论与实践知识紧密衔,形成完善的课程设计方案,形成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方案、教学评价方式等。

1)开发《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能》课件,使讲解更形象、直观,方便教学。

2)修订《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能》课程设计方案,形成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内容及教学实践方案、教学评价方式等,优化和整合所选用教材和自编讲义等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前沿内容,突出与实践教学和职业标准的融合与衔接,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3)完善网络资源建设。探索课程传统课堂与MOOC的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汉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国际汉语教学实训活动研究。

 

7、项目实施计划进度(列表)及阶段目标(限400字)

(一)准备阶段(20187-20189月)

1.办理申报立项、设计课题实施方案、做好申报、立项和论证工作。

2.培训课题研究人员、落实任务和研究计划,调查现阶段学生学习现状。

(二)实验研究阶段(201810-20191月)

组内老师对常用课堂教学方法的观察和反思,利用国内外开放的MOOC资源共享平台及京津冀间的校际联络,实现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完成课程的设计、教学视频的拍摄及各类教学资源的编制与建设。

(三)中期论证及结题阶段(20193-20197月)

加工整理材料,上传到相关平台进行测试推广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三、项目研究基础

项目组成员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概述(包括自选项目、校级以上项目、学术论著、论文、获奖情况等)

4、李春燕老师主持的2010年衡水学院教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2009年衡水市社科联立项课题“发展和谐教育 构建和谐英语课堂”,已结项;;2009年河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依托课程教学,“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意识”;参研 2009年河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多模态话语研究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陈丽媛老师主持的衡水学院2016年度教改课题《京津冀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已结项;衡水学院2018年度校级课题《文化强国战略下我院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策略》;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文化强国战略下汉语国际推广与燕赵文化对外传播的协同创新》。赵丹老师曾发表期刊论文5篇,包括:《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谈克拉申的输入假说与二语教学》、《基于地方经济需求的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等。主持的课题有《河北省高校美育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地方经济需求的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等。

 

 

 

 

 

 

 

 

 

 

 

 

 

 

 

 

 

 

 

 

 

网站负责人:李春燕    联系电话:0318-8887803 联系邮箱:waiyu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