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新

外国语学院课程改革与建设项目:中国文化概论

作者: 时间:2019-05-25 点击数:

一、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基本情况

姓   名

皮磊

性别

出生

年月


承担本课程

年限

1

专业技术职称

讲师

现任职务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联系电话


主要教

学工作

 

 

 

 

目前主要承担《中国文化概论》及《第二外语1》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近三年主要教研和科研情况

 

 

 

《中韩名词重叠对比研究》,《中国民族博览》,201511月。

 

 

 

 

 

 

 

 

 

其他成员(限5人)

姓   名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称

学历/

学位

承担的教学任务

课改中的分工

赵丹


讲师

硕士

中西方文化与礼仪

负责课题整体规划.督导工作

周志刚


讲师

硕士

中国文化概论

英语听力 基础英语

参与研究工作,并协同分析教改效果

边昱竹


硕士

中国文化概论

负责资料收集并参与课件制作

温可佳


硕士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大学语文

负责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





















二、课程论证

1、本项目及国内外同类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限500字)

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已经被国内很多高校列为通识课。衡水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这一专业必修课则是将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这一理念相结合,承担培养具有国际汉语教师与跨文化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目前在国内各大高校的开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教学改革与创新任务艰巨,如何有效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摆在当代文化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亟待解决。

1)教学模式传统。调研发现,“中国文化概论”属于多个专业的必修课,虽然课程内容广泛,但各专业选用的教材基本相同,以至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大多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知识能力的需求。

2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和师生互动教学环节较为缺失,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无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3课程评价形式不能全面考察能力大多采取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并提交论文,教师根据论文完成情况评定成绩的模式片面,且无法避免抄袭等行为的存在。

 

2、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问题研究能力、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等)以及思想教育与价值观体现等(限300字)

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构建模块教学体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为原则,确定“中国文化整体特征和基本精神”统领“中国文化表现形式”的教学内容,通过构建“点面结合”的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性和实用性内容的结合。

通过对于学生在课内学时的合理分配及针对性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既学习到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又能通过实践活动多了解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培养国际汉语教师与跨文化传播的应用型人才,引导和激活学生的文化传承、传播与创新意识。

 

3、课程建设目标、内容及其研究意义(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设想)(限800字)

1)课程建设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以培养适应地方区域经济需求和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的双向型人才、应用型复合人才为培养目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建设的目标为兼顾文化理论和文化现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常识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具有较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课程建设内容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课程建设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中国古代宗教”为重点建设内容,系统讲授中国文化的基础内容、历史发展、整体特征以及基本精神,然后分别讲授中国社会的核心观念、中国人的日常行为模式及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中国符号”三大模块。

综合利用讨论法、双休提问、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形式,如中国社会的核心观念以中国神话传说及中国古代宗教及民间信仰等为讲授内容,以民间信仰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多元性和务实性特点。中国人的日常行为模式以饮食、服饰、建筑、节日、婚丧仪式等为主要讲授内容,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通过先讲解教学目标、重难点,后布置交互式学习的任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现翻转课堂,改革传统意义上讲授法和讨论法组织的课堂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中国符号”以中文汉字姓名、祥瑞、茶叶及瓷器、中医、功夫等为重点讲授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呈现大量信息,重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知识内化效果和增强文化输出能力。

合理分配考核比例,通过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作业作品完成情况和质量、课堂讨论参与情况和质量、课堂专题小讲座的完成情况等来量化平时成绩,综合考察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

3)研究意义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汉语国际传播为主要目标,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知识视野,升华人格魅力,培养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和翻转课堂的实现,给学生树立作品意识,创立成果展示平台,让所有的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自豪,结课时人人有作品,带着自己的作品敲开梦想之门。

 

4、岗位/职业要求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如何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思路)(限400字)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文化和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为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程教改的实施,使得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5、本项目主要特色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限500字)

本项目的主要特色是提出两点教学改革的设想,一是根据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传播的特点,通过模块化教学,面对有限的课时,针对性地取舍和改革教学内容,合理建构教学体系;二是革新教学模式,通过交互式学习实现翻转课堂,提高知识内化效果和增强文化输出能力。

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对基本的国情、文学、地理等知识构成较为薄弱,而这是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导致无法展开更为深入的讲解。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基本史实、文化现象的阐述,并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通过模块化教学,合理建构教学体系,采用多样教学方式,在教学改革中将课堂中加入辩论、讨论、观看视频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主题,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学生通过选题、查找资料、准备教案和讲授,利用交互式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并通过不定期的小测验,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地查漏补缺。

在课外,通过学校和系室举办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切身体会传统文化存在的背后所代表的文明,将中国文化概论这样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实践的课程。

 

 

6、项目完成后的预期效果和具体成果(如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案、讲义、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限500字)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从而达到本课程能够兼顾中国文化理论和文化现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面对有限的课时,针对性地取舍和改革教学内容,以“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统领“中国文化表现形式”为建设内容,系统讲授中国文化的基础内容、历史发展、整体特征以及基本精神,重点讲授中国社会的核心观念、中国人的日常行为模式及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中国符号”三大模块,合理建构教学体系,从而对教案和讲义进行完善、补充和删减。

教学时间结合教师讲授和与学生开展交互式学习,学生出于信息来源、知识基础以及自身素质的差异提出多样观点,教师则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并通过不定期的小测验,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地查漏补缺。

合理分配考核比例,量化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作业作品完成情况和质量、课堂讨论参与情况和质量、课堂专题小讲座的完成情况,占比分别为15%30%25%30%

优化期末考核形式。随堂考查减少单纯记忆知识的内容,加入联系现实生活的文化现象,重点测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7、项目实施计划进度(列表)及阶段目标(限400字)

20191-20196 了解和掌握及搜集适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宗教文化、文学艺术及民俗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20197-20206 依据教学大纲,利用搜集的各种资料和案例,适当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

20207-202012 分析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深入讨论教学改革成果,初步形成“观察文化现象-分析文化特点-讨论教学方法或比较中西差异”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项目研究基础

项目组成员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概述(包括自选项目、校级以上项目、学术论著、论文、获奖情况等)

 

项目负责人

皮磊:硕士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教育方案开发及应用。

发表论文《中韩名词重叠对比研究》,《中国民族博览》,201511

 

项目主要参与人:

赵丹:

课题:2014年衡水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衡水文化创业产业模式研究-以周窝音乐小镇为例

论文:《衡水文化创业产业模式研究, 知识经济》,20151

美国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及启示》,《黑龙江畜牧畜医》,201612

 

周志刚:

课题:衡水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论文: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校园英语》,出版日期2016111日;2)基于市场需求的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赤子》, 20175月;3)高校教学学生评教模式改革思路探析——以衡水学院为例,《读书文摘》2016年第10期。获奖情况:12016年教师年度考核优秀;2201664日河北省2017年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

 

 

 

 

 

 

 

 

 

 

 

 

 

 

 

 

 

 

 

 

网站负责人:李春燕    联系电话:0318-8887803 联系邮箱:waiyu07@126.com